• 中国快消品网,中国快速消费品门户网站。

LOGO

热门关键词:  企业    高端  牛奶  经销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茶饮冲调 >

梅州嘉应茶酿得茶香飘万家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20-11-02 10:47

   “这两天我感受到了梅州嘉应茶、大埔乌龙茶的魅力,让我们茶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相信这里一定会让每一个爱茶人不离不弃。”品尝了梅州大埔的嘉应好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如是说。

    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暨广东(梅州)茶业产品展销会在梅州大埔举行,大会以“长寿之乡嘉应茶 一芽一叶吐芳华”为主题,邀请国内多名茶叶研究专家和上百家广东茶企齐聚世界长寿乡,展示广东茶企风采,交流茶叶产业发展经验,探寻广东茶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梅州嘉应茶酿得茶香飘万家

    梅州是广东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种植面积全省第一,近年来,从“小家碧玉”成长为“大家闺秀”,嘉应茶逐渐走出围龙、走出山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以茶为媒,梅州将主动服务融入广东“双区”“双城”建设,创新嘉应茶品牌,推动茶旅融合,全力打造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茶罐子”,推动“五子登科”,把茶业打造成梅州绿色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1 盛事

    现场达成意向购销金额3.5亿元

    “梅州好山好水出好茶,客家人正是天天喝嘉应茶,年年吃梅州柚,所以才造就了两个‘世界长寿之乡’和两个‘中国长寿之乡’,被誉为‘世界长寿之都’”。在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上,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倾情推介世界客都,长寿之乡嘉应好茶。

    此次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以“长寿之乡嘉应茶 一芽一叶吐芳华”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操君喜等国内多名茶叶研究专家和上百家广东茶企齐聚举办地梅州大埔,共品茶香茶韵,共探广东茶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为了更好推进科技兴茶,开幕式上,梅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成立梅州市茶产业研究院,聘请陈宗懋院士为研究院荣誉院长、刘仲华院士为研究院院长。

    陈宗懋在开幕式上说,茶叶是大自然给予梅州的一件珍宝。“明清时期,梅州已有名茶之都之说,梅州的名茶绿茶,传统的加工工艺,形成了明显不同于普通绿茶的特征,花香甜蕴,在国内外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侨市场具有很高的份额。”陈宗懋说,作为梅州市茶产业研究院的荣誉院长,他和他的团队将全力支持梅州茶产业的发展,在构建茶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梅州嘉应茶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创建绿色生态产业。

    “我与嘉应茶相见恨晚、依依不舍、不离不弃!”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对嘉应茶的喜爱溢于言表。他说,好茶是会说话的,来自广东的潮州单丛、梅州嘉应茶、英德红茶是闻名全国的三大茶品牌。他认为,嘉应茶需要更好地以客家文化为载体,通过新产品、新模式和新营销,用多元的媒介、新型的营销、先进的科技推介好嘉应茶。“走进梅州、走进大埔,能感受到山水的秀丽,空气的清新,大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广东省优质茶叶基地之一。”刘仲华说,大埔的茶以香、甘、清、纯而出名,它是中国名茶之乡,可以说大埔优美的环境造就了大埔的长寿茶。

    开幕式上举行了茶商代表购销意向签约仪式,达成意向购销金额3.5亿元。签订购销协议之后,采购商将向合作企业重点采购梅州嘉应茶,同时帮助合作企业进行品牌打造和销售,助力梅州嘉应茶高质量发展。

    “梅州嘉应茶特别是大埔乌龙茶、客家炒绿,很受消费者欢迎,我们非常看好嘉应茶的市场潜力,希望借此机会能与更多的梅州茶企沟通对接。”参与签约的广州市穗芳东兴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10月31日参观了大埔茶叶企业的茶园和茶厂,严格的茶园管理、严谨的制作工艺让他对大埔茶叶质量充满信心。“相信会是很有前景的合作。”

    开幕仪式还为“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获奖企业及全国茶叶加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初赛获奖选手进行颁奖,为第二批广东生态茶园(高级)认定企业授牌,并为梅州青花瓷茶具创意大赛获奖作品颁奖。梅州多家企业(产品)获奖。

    2 底色

    从“小家碧玉”成长为“大家闺秀”

    一山千行绿,阡陌茶飘香。沿着西岩山茶田旅行线路向顶攀登,沿路的茶田梯田景观蔚为壮观,村居民宿中不时飘来阵阵茶香,玻璃栈道上站着赏景的游客,品读着周围茶叶品种、茶叶故事的介绍,好一幅秋日茶园风光。

    围绕梅州客家特色茶文化、生态茶园旅游开发,10月31日,正值第三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梅州大埔县举行,主办方组织采购商开展茶山行活动,探访茶叶专业镇枫朗镇及西岩山、凯达茶园,品鉴名茶,赏民俗风情。

    一路茶香氤氲,茶韵悠远,从“小家碧玉”成长为“大家闺秀”,如今,嘉应茶·大埔茶这一片小小的绿芽儿扮靓了大埔这座好客的山城,兴旺了一个产业,托起了山区人民的致富梦。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土壤“长寿”,好山好水为梅州大埔优质茶叶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千年传承,韵满山城。随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逐年增加,茶叶品质显著提高,以“香、甘、韵、滑、醇”而驰名的大埔乌龙茶,愈来愈受到市场欢迎,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殊荣。2016年,大埔乌龙茶被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目前,大埔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5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3个,有机茶叶认证基地3个;茶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广东省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凯达茶业股份公司和广东飞天马实业有限公司等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以茶兴业的版图仍在不断扩大。自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后,大埔县筹措2亿元资金投资建设产业园,规划打造绵延“三镇十村一场”的核心区西岩山万亩茶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实现茶叶种植面积7.31万亩,占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的67.7%,年产量4933吨,年产值4.86亿元。

    联农带农的效益不断显现。为力促农民增收,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大埔县坚持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耕山致富的主攻方向之一,突出抓好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西岩山万亩茶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建设。

    同时,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安排就业、入股合作等方式,带动525户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每户年均增收9350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17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县5000多户农民群众奔康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近年来,大埔还以茶为媒,大力发展茶具、茶点、红木家具、茶文化旅游产业。“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让嘉应茶与大埔陶瓷美丽邂逅,名茶与名瓷相映生辉。“世界长寿乡”大埔,把十大长寿食品与柚子月饼、柚子酥、柚果脯等蜜柚产品作为茶点,增添品茗休闲内容和乐趣。“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大埔,把茶园变公园、农副产品变旅游商品,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农民群众增收新亮点。

    2019年,全县茶叶年产量7800吨,年产值8.5亿元;接待游客721万人次,旅游收入42.38亿元。可谓是一片树叶富裕了一方百姓,一棵茶树带旺了一个产业。

    3 前景

    练好内功强化外功,奏响嘉应茶之歌

    从绿色小茶叶到富民大茶业,近年来,大埔县茶产业实现了量产到质量的双提升,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何进一步推进嘉应茶、大埔乌龙茶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

    一年前,在梅州丰顺参加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后,陈宗懋院士为嘉应茶题词:“长寿之乡嘉应茶,一芽一叶吐芳华”,这句话也成为了此次全省茶叶产业大会的主题。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梅州,陈宗懋院士对嘉应茶依旧赞不绝口。他说,广东梅州大埔地处全国南部,这里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好,年均温度高采茶季节长,生态环境的优势,赋予了嘉应茶生存的沃土,茶叶产量高且品质佳。

    “加上广东省茶产业科学技术发展比其他地方快,敢提别人不敢提的‘生态、绿色、有机’的现代茶叶生产理念,梅州市、大埔县按照广东相关部署做好生态茶园的建设,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刘宗懋说,他和他的团队围绕生态调控做了大量研究,有信心在两到三年内减少80%化学农药在茶叶种植中的使用。“作为嘉应茶产业发展顾问,我们将继续帮助嘉应茶生态茶园的建设。”

    刘仲华院士评价大埔茶叶产业发展具有历史传统、生态资源和政府支持等优势,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继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品牌化建设和文旅融合上下功夫。

    刘仲华说,从广东的区域布局和梅州的茶叶生产历史来说,乌龙茶和客家炒绿是嘉应茶的两大优势品种,应当发展好这两大品种。“目前,英德红茶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而梅州暂未有红茶的优势品种,可以把发展重点聚焦在乌龙茶和客家炒绿两个品种。”

    品牌建设是茶叶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性因素,打响嘉应茶、大埔乌龙茶品牌,刘仲华认为,要从方式、形式、营销体系三方面着手。

    “需要政府、行业、企业、茶农多方联动,坚持不懈地打造茶叶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同时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让茶叶这个区域公共品牌由政府输血到企业造血。完成这么一个华丽转身,才能使茶产业成为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良性互动。”刘仲华说,大埔县还要建立起全网营销体系,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营销策略,把嘉应茶从美丽的梅州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大埔县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富有魅力的客家文化,刘仲华认为,大埔县应当运用好这些优势,与茶叶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茶产业文旅有机融合。“茶叶作为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经济作物,不能局限在一片叶子的定位上,把茶与旅游、文化、金融等其他领域高度融合,来实现真的大茶业和高效的产业。”刘仲华说,茶叶是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它既能美化绿水青山,也能打造金山银山,大埔应当把茶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打造茶叶小镇、长寿茶乡,吸引更多的人来大埔赏景、品茶。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对嘉应茶、大埔乌龙茶茶旅融合发展表达了期望。“茶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名片,茶产业是大健康的产业,文化的产业,旅游的产业,时尚的产业和朝阳的产业。梅州在茶旅融合的发展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鲁成银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梅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将为梅州茶产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是梅州的特点,练好内功强化外功,必然会奏响梅州的嘉应茶之歌。”刘仲华认为,做好品牌化建设,相信5年后,“嘉应茶”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字,更是市场渗透力和占有率的象征。

    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茶叶是大自然给予梅州的一件珍宝

    广东省茶叶做得很好,特别是提出“生态、绿色、有机”理念,符合生态平衡的理念。广东梅州地处全国南部,这里的气候、温度条件非常好,因温度较高延长了采茶的季节,因此产量高。另外广东省茶叶的科学技术发展比其他省份好,敢提别人不敢提的“生态、绿色、有机”,说明有办法实现,可以说广东茶产业发展条件、指导思想、发展理念都非常好。

    广东创新茶产业发展,注重生态绿色有机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产出优质的生态产品,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好,形成清远英德红茶、潮州单丛茶、梅州嘉应茶为代表的区域公共品牌。长寿之乡嘉应茶、一芽一叶吐芳华,茶叶是大自然给予梅州的一件珍宝。茶香氤氲,茶韵优雅,让梅州成为著名的“单丛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成为广东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

    梅州嘉应茶也从最开始的客家炒绿,到现在形成几大茶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之外,也不离开政策和科技的支持,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支持梅州茶产业的发展,在构建茶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梅州嘉应茶规划化、标准化、绿色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

    打好区域品牌,五年后嘉应茶将在市场占有率实现华丽转身

    打造嘉应茶品牌,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节点要继续推进。第一方面政府、行业、企业、茶农要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持续地打造嘉应茶的区域公共品牌。因为品牌的打造需要时间,好在我们嘉应茶不是从零开始,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品牌基础,未来还要持续发力,我相信5年之后的嘉应茶不单单只是一个品牌的名字,在市场的渗透力和市场的占有率方面都能完成华丽的转身。

    第二方面,打造嘉应茶区域公共品牌只是一个形式,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同时,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让这批龙头企业支撑起嘉应茶品牌,完成区域公共品牌由政府输血到企业造血的华丽转身,才能成为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良性互动。

    第三方面,品牌的打造,最后检验的标准是市场,所以要建立全网营销体系,要进行全网的品牌传播,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营销体系,把嘉应茶从梅州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以上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才能真正使品牌的元素做得越来越饱满,扩大嘉应茶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茶旅融合发展,是梅州大埔要重点发展的板块。茶叶产业是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它既能够美化绿水青山,还能够打造金山银山,未来应该把茶旅、康养结合起来,茶旅融合发展,打造茶叶小镇、长寿茶乡,让更多都市人群在周末、节假日走进大埔,感受自然,品尝嘉应茶吃上梅州柚,这是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未来大埔要把茶旅融合文章做成一个有规模有效益有影响力的产业。

    撰文:马吉池 张柳青 刘招迎 罗文燕

    编辑统筹:甘韵矶

 



关键词:茶叶产业 嘉应茶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图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中国快消品网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中国快消品网,专注中国快速消费品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