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此,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这种抽奖活动,它以有奖销售为幌子,不兑现承诺,事先又不明示,是一种欺骗性的有奖销售,应予以制止。
不合格食品类投诉居高不下
市民李女士向工商部门反映:兰州东方红广场某超市销售的冻鸡,包装内的调味包生产日期标注为2012年,而外包装生产日期标注为2013年7月8日,但因冻鸡在调味包内包装,涉嫌食品质量有问题,并且商家涉嫌涂改生产日期,当事人要求工商部门查处。
兰州市工商局城关工商分局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经调查了解,发现情况属实。最终依据《食品安全法》,对超市涂改生产日期行为进行处罚,没收非法所得1036.8元,并处罚款8963.2元。
2013年,兰州市工商部门共受理食品类举报856件,占举报的48%。主要涉及豆制品、小食品、地沟油、酒类黑作坊和制假窝点的举报,这些加工点一般都设在较为偏僻隐蔽的地方,卫生条件恶劣,根本不具备加工食品的条件,且没有办理任何合法经营手续。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的食品,卫生和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一旦流入市场,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夸大保健品疗效诱使老年人上当
夸大保健品的治疗作用,旧戏重演,商家被查。
2013年7月28日,黄先生参加一个“中老年人健康讲座”时,在主办方对其产品“包治百病”的诱惑下,购买了13600元的“药品”。回家后其儿女发现,产品包装上说明其为保健品。为此,黄先生找到推销员要求退货,但商家以种种理由概不退货。
工商执法人员接到申诉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发现该商家同时存在无照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遂现场查扣了所有保健品,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进行立案查处。最终对商家处以1万元罚款,并调解其及时退还了黄先生13600元货款。
销售人员田某在从事保健品经营活动中,为促销其保健品,假借“香港金肽堂集团红古分理处”和“香港金肽堂兰州分公司”的名义进行宣传、促销。并夸大其商品的保健作用,诱骗多名老年人上当。兰州市工商局红古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及时出动,制止了其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对此,工商执法人员提醒:免费体检、义务讲座、名医义诊,是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而常使用的推销手段。消费者不要轻信保健品的“疗效”,发现以讲座等名义高价兜售保健品的,或者得知相关线索时,可拨打12315电话举报,由工商部门依法查处。(记者 朱宇鲲)